5月6日上午,我校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瑶湖校区实验剧场隆重召开。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刘运来,省总工会巡视员、省教育工会主席李骥,历任校领导,现任校领导傅修延、梅国平、何小平、聂剑、徐耀耀、赵明、廖维林、张艳国、黄加文、周晓朗、涂宗财,校长助理熊大冶、汤赛南,总会计师童颖华,校长助理熊永华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来自全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岗位的292名正式代表、40名特邀代表及6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以及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省内外兄弟高校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
校党委书记傅修延主持大会。他指出,本次“双代会”是在学校“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工作重心转移之年、70周年校庆之后的第一年召开的,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对于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各位代表按照大会的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和权利,积极畅所欲言,群策群力,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努力把本次“双代会”开成一次团结胜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李骥代表江西省教育工会对我校七届一次“双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和全体教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学校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充分肯定了我校教代会和工会组织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发挥学校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提出希望。他最后预祝我校此次“双代会”开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校长梅国平作了题为《紧扣内涵建设主题,围绕改革发展主线,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学校科学发展进位赶超而奋斗》的校长工作报告。代表们先后听取了副校长张艳国的《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说明》、校工会主席付小玲的《工会工作报告》、总会计师童颖华的《关于2010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报告》、监审处处长方立的《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审计工作报告》、党(校)办主任刘光华的《七届一次“双代会”代表提案征集情况的工作报告》、副校长聂剑的《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说明》、副校长黄加文的《江西师范大学新建住房入住方案及计分办法的说明》。
在《校长工作报告》中,梅国平从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教育教学取得新成效、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内部管理迈出新步伐、校园建设呈现新景象等六个方面,对六届“双代会”以来学校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报告指出,自2007年9月学校六届一次“双代会”召开以来的四年,是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四年,是光大传统、开拓进取的四年。这四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和六届一次“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握发展主线,强化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强调,四年来,尤其是自200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学校鲜明提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光大传统、再创辉煌”的工作方针,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当时最紧迫、群众最期待、发展最关键的事情入手,集中时间抓大事,全神贯注搞建设,学校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推进,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关键突破。特别是在2010年,学校成功举办70周年校庆,在寻根之行和温梦之旅中梳理文化传统,展现办学成就,丰富师大精神,汇聚发展力量,有效展示“一所有年头、有灵魂、有影响的大学”新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社会声誉。
梅国平说,四年来,我们在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走过的道路非常艰难,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校党委校行政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励精图治、扎实工作,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和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
报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和师范院校的发展背景以及内外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全国、全省和学校自身三个层面,客观分析了“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与任务,阐述了学校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要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和生态引领绿色大学为特色,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成果三大内涵要素,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师德师风为引领,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体强院战略、进位赶超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开放办学战略,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优化办学结构,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报告并提出,未来师大要成为“办学实力一流的地方师大”、“坚守师范使命的教师摇篮”、“管理制度先进的现代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源泉”和“幸福指数领先全省的高校”。
报告明确了学校“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部署:一是坚持分类管理,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学校层面,弘扬文化彰显特色;在学科方面,顶层设计分层建设;在办学层次类型方面,统筹协调分类发展。二是坚持重心下移,实施实体强院战略,即创新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学院结构设置和发展定位、理顺优化机关与学院工作关系、夯实校院系各级学术组织。三是坚持目标引领,实施进位赶超战略,即分解落实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增强学院与学科标杆意识、建立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即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民主治校;深化人事改革,激发创造活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后勤改革,强化保障服务。五是坚持合作共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即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抓好共青校区建设。
报告指出,今年是学校“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整体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梅国平提出:一是要抓标杆,准确摸清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学院和全省高校同类学院中所处的方位,科学分析学院事业发展的差距,确定通过三五年努力可以追赶的标杆学院,有针对性地对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进行顶层设计和重点培育;二是抓重点,紧扣内涵建设这个主题,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分清轻重缓急,把工作重心集中在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实力声誉、品牌形象的高显示度、标志性的项目上,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攻关;三是抓民生,要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人才和学科建设上,投入到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改善上,投入到学生学习条件和环境改善上,重点是推进改善民生的系列工程,努力做好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教职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标准、开工建设教师周转房“3+2”工程和南区综合楼等10件民生实事。
报告最后强调,七十年来,学校历经风雨,百折不挠,那种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始终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办学理念,科学谋划,继往开来,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建设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奋斗目标。
当天下午,参加“双代会”的代表们分成12个小组,开始审议和讨论校长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方案(草案),以及《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修改稿、《教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金实施细则》、《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新建住房入住方案及计分办法》等,并酝酿第七届教代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房屋管理委员会和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